第1170章 工业根基(3 / 4)


没错,林昊准备上马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。
好在林昊以前,在其他影视世界学过这个,因此使用这个工艺简直就是轻车熟路。
刚好这次带来的设备中,就有一座容量为80吨的转炉,一旦使用氧气顶吹转炉,连续生产24小时生成,钢产量可达到3000~4000吨。
不过改造需要的时间不短,林昊此前就准备了一个,1.5吨的电弧炼钢炉。
电弧炼钢炉是一种,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,来熔化废钢或铁水的炼钢设备。
工地上已经搭好了简易厂房,电弧炼钢炉昨天就已经安置到位。
现在正在从南冶和唐家会扯电线过来,阳泉那边支援的生铁很快就能送达。
只要一切就绪,就能冶炼出第一批特种钢材,到时候机械设备上需要的刀具,就不缺工具钢了。
林昊来到电炉厂房中,这里条件非常简陋,不过好在设备体积很小,直径4.2米,高度3米。
林昊又从平山县,抽调了部分电工、冶铁人员,今天开始进行专门培训。
南坪的炼铁大高炉,如火如荼的建设着,电弧炼钢炉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,而电炉需要的电力是海量的。
目前西白坡,虽然建有一座194kw的小发电厂,但据装机容量和电机效率以70%计算,最高发电电力可达130千瓦。
如果以每天运行24小时计算,日发电量大约为3120kwh。
而此时的西柏坡到处都需要电力,就沕沕水发电站那点电力本来就不够用,想要拿来工业用是不可能的。
而且1.5吨的电弧炼钢炉,至少需要600kwh,以75分钟一炉来计算,一天能冶炼19炉。
沕沕水发电站一天的发电量,也就只能冶炼5炉而已,也就是7.5吨特种钢,根本就不够用,所以不得不专门建设一座火电厂。
于是林昊又在电炉这边,建设了一座1000kVA的小火电厂,多余的电力还可以输送给其他工厂使用。
为了加快进度,林昊同样偷偷的帮他们赶工期。
终于在半个月后,火电厂终于完成,电弧炉安装完成,也进入到最后的调试阶段。
十几位技术人员,已经能把操作手册和操作流程背的滚瓜烂熟,只要再上手操作几遍,今后就不需要林昊操心了。
随后在林昊的指导下,南坪的1.5吨级电弧炼钢炉,有条不紊的冶炼出第一炉钢水。
只不过不太成功,只能算是普通钢材,没能达到特种钢的标准。
接下来三天,在经过数十次的冶炼,林昊分析了钢水成分,及时调整工艺参数,总结经验。
终于勉强冶炼出了合格的特种耐磨钢,这种钢是专门用来制作机床刀头的。
解放区的工业设备,不会缺少刀具使用了,加上林昊带来的机械设备,加工精度必然提升一大截。
几位大佬得知消息后,亲自前来祝贺,这让工人们激动的不行。
这是整个华北解放区,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,标志着我们终于能自行冶炼出特种钢材。
且基本掌握了电炉炼钢的技能要诀,有了这些性能优良的机床刀头,不仅能提升加工精度,更能缩短加工时间,大大提高生产效率。
以往很多不能加工的工件,现在可以做出来了,不用担心刀具磨损后,没有刀具使用的问题了。
以往不能拉削的火炮膛线,现在能加工出来了,炮弹、子弹的良品率,都将有很大的提升幅度。
期间,前去找矿的几支勘探队也传回消息,他们已经发现了几处中小型铜矿脉。
大部分都位于地表,十分易于开采,只要人手足够,很快就能进行采掘。
今后红区再也不需要找老百姓捐铜钱、铜壶了。
好消息一件件传回来,这种改变历史的既视感,让